×
航空学报

航空医疗救援运行启示

据外交部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海外意外身亡的中国公民高达695人,其中各类旅游活动安全事故导致182名中国公民意外身亡,是中国公民海外出行的最大杀手[1]。如何在疾病、意外等突发情况下迅速回国并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成为很多人的迫切需求。因快速、灵活、高效等特点,航空医疗救援已在世界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并形成覆盖面广的空中急救网络[2]。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却尚无完善的整体化空中医疗救护服务体系[3]。只有建立完善的空中救援服务体系,才能满足重症患者的医疗转运诉求及远程转运安全,从而提高我国重症患者的整体救治率。

一、引进专业航空救援航空器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以下简称“999”)从2014年起,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外交、民航、出入境、军队、国际组织的合作,进行全面布点,优化航线,形成国内与国际、地面与空中、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救援格局[4]。

2014年以来,“999”先后引进2架空客H135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和1架法国达索猎鹰2000LX、1架美国湾流G550专业航空医疗救援固定翼飞机,机上配备世界先进的医疗救援设备,包括: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一体机、输液泵、微量泵、血气分析仪、担架系统、供氧系统、担架床及自动担架升降系统。另外还配备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新生儿航空医疗转运保温箱、儿童专用呼吸机、血库、可供空地联通的机上WIFI系统等专业医疗设备,并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中国民航局(CAAC)适航认证。其中湾流G550固定翼飞机航程公里,可执行从中国直飞欧洲、美洲等长航程救援任务,满足覆盖全球的航空医疗救援需求,机上配备7套ICU抢救单元,可同时转运多名患者。

二、培养专业化航空医疗救援人才

“999”拥有一支100人的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专职化航空医疗救援队伍,其中50%骨干力量赴德国等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聘请国外救援机构专家对全体航空医疗队员进行培训。自2014年至今共完成国内外航空医疗转运任务300余例,除两名维和部队遇袭重伤员外,患者全部为普通工人、农民和社区居民。国内跨越山东、河北、内蒙古、广州、黑龙江、海南、辽宁、新疆、吉林、宁夏、江苏、福建等省市自治区;国际跨越香港、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南苏丹、摩洛哥、老挝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健全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制机制

作为国内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在不断探索实践中,“999”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1)运行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整套接警、咨询、评估、受理、报批、调配、转运的规范业务流程和管理办法。(2)服务保障体系。制定系统完善的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和运行保障措施,确定航空救援行业技术和医疗认定、服务、执行、飞行等各项标准。(3)政策法规体系。积极争取政府在行政审批、资质认定、综合配套保障、停机坪使用、机降点选择、航线申请报批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4)协作共享体系。建立航空救援联动机制,强化与政府主导力量,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军队有关部门,京津冀地区等的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协作处置。

2014年10月29日,“999”接到一位家属来电请求空中紧急救援。患者于3 d前在工作岗位上洗刷罐体致砷化氢中毒,在山东东营人民医院进行血透和血浆置换等相关治疗,10月30日上午9点,直升机抵达解放军307医院,院方迅速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快速平稳地将患者转运到中毒救治科病房。

2014年11月8日,山东德州一位交通伤患者,急需转运至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经特殊申请特批航线,直升机安全降落至距北京天坛医院最近的光彩路网球中心,999急救车仅用9 min就将患者安全送至北京天坛医院。这次任务全程仅耗时不到4 h。

2015年5月26日晚21点25分,“999”急救中心接到报警,河北省隆化县医院内一名42岁急性心梗患者急需转运至北京安贞医院做进一步救治。为了确保救治时间,“999”首次紧急启动《夜航空中救援转运预案》,同时启动空中救援联盟机制就近派出华彬通航贝尔407直升机执行此次任务,这是首次启动空中救援联盟机制抢救患者。

2015年5月29日傍晚,“999”急救中心首次与首航直升机共同启动《夜航空中救援转运预案》,夜间将山东滨州一名重度中毒患者转运至北京307医院进行救治;

上一篇: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巴彦淖尔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

Top